- 十三緣──日冷十三緣
- ﹝出長阿含經﹞ 〔一緣〕, 謂須彌山, 佉阤羅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廣八萬四千由旬, 其水生優缽羅等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(梵語須彌, 華言妙高。 梵語由旬, 華言限量。 梵語優缽羅, 華言青蓮。 ) 〔二緣〕, 謂佉阤羅山, 伊沙阤羅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縱廣四萬二千由旬, 其水生諸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(梵語伊沙阤羅, 華言持軸。 ) 〔三緣〕, 謂伊沙阤羅山, 樹提阤羅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廣二萬由旬, 其水生諸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〔四緣〕, 謂善見山, 樹提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廣一萬二千由旬, 其水生諸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〔五緣〕, 謂善見山, 馬祀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廣六千由旬, 其水生諸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〔六緣〕, 謂馬祀山, 尼彌阤羅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廣一千二百由旬, 其水生諸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(梵語尼彌阤羅, 華言抱持。 ) 〔七緣〕, 謂尼彌阤羅山, 調伏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廣六百由旬, 其水生諸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〔八緣〕, 謂調伏山, 金剛輪山, 二山中間, 有水, 廣三百由旬, 其水生諸雜華, 互相照觸, 日光為之生冷。 〔九緣〕, 謂金剛輪山, 閻浮提地, 二處中間, 有水, 映於日光, 而日生冷。 (梵語閻浮提, 華言勝金洲。 ) 〔十緣〕, 謂南閻浮提河少, 西拘耶尼水多, 其水映於日光, 而日生冷。 (梵語拘耶尼, 華言牛貨。 ) 〔十一緣〕, 謂西拘耶尼河少, 東弗于逮水多, 其水映於日光, 而日生冷。 (梵語弗于逮, 華言勝。 ) 〔十二緣〕, 謂東弗于逮河少, 北鬱單越河多, 其水映於日光, 而日生冷。 (梵語鬱單越, 華言勝處。 ) 〔十三緣〕, 謂日宮殿光, 照大海水, 水映日光, 而日生冷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